:隨著新農村建設、村莊環境綜合整治和美麗鄉村創建步伐的加快以及相關政策的傾斜,一些地方已開始建設示范工程和規模化運行的處理設施,也出現了很多處理技術,如土壤滲濾、人工濕地、蚯蚓生態濾池、一體化集成處理裝置等。
我國農村污水處理只能走小型化、就地化和分散式處理道路,故如何選擇并研究開發一種適合當前農村、特別是蘇南水鄉地區水質特點及排放要求的高效、一體式、地埋式生活污水處理設備顯得非常必要。
1、PDS轉鼓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
PDS轉鼓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是借鑒國內外相關技術及結合多年實踐,逐步改進和完善的一種針對遠離城市排水管網,又不宜在當地建設污水處理廠的地區的一種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該裝置特別適合于:小城鎮的新農村建設、旅游風景區、醫院療養區和軍事基地等,無管網的別墅區。
它在結構上采用了旋轉薄片生物帶和將空氣強制混入液體的方式,具有巨大的氣、液傳質面積,能有效地形成不斷更新的生物膜,更大限度地提高污水處理能力和效果,是目前技術更好、結構獨特、運行經濟、管理方便、使用壽命超長的污水處理裝置,其突出特點是低能耗、低噪音、低維護量和低運行成本。
新型PDS轉鼓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裝置以旋轉生物轉鼓為核心,主要由初沉池、缺氧池、生物轉鼓和二沉池組成,結構如圖1所示。
從圖1可以看出,PDS轉鼓式一體化裝置的核心是旋轉生物處理單元,初沉池沉降大部分懸浮物及無機顆粒物之后,處理水進入缺氧池進行反硝化,實現生物脫氮,之后進入生物轉鼓高效降解污染物,伴隨著反應的進行,老化的生物膜在二沉池里得以沉降去除。
2、人工濕地
人工濕地處理系統是將污水投放到種植有“黃菖蒲、水生鳶尾(美人蕉)、旱傘草、香蒲、千屈菜、水麥冬”等挺水性植物(種植密度為8~20叢/m2不等)并且以一定配比填充填料的系統中,污水以一定的方式在填料和生長發達的植物根系內緩慢流動,通過物理沉降截留、植物根系的吸附吸收、化學沉淀吸附、微生物代謝作用等多重作用,從而使水質得到凈化。
人工濕地系統可以分為三種:自由水面人工濕地處理系統、人工潛流濕地和垂直水流濕地,具有緩沖容量大、工藝簡單、投資省、處理效果好、運行費用低等特點,非常適合中、小城鎮的污水處理。考慮到人工濕地良好的脫氮除磷效果及出水穩定等優點,為了保障出水水質達標,在二沉池后增設了人工濕地作為強化處理設施。
本工藝綜合利用水平及垂直流人工濕地和潛流及自由水面流人工濕地,開發出了一種新型的復合型人工濕地,可強化污水處理運行效能,維持運行穩定性。
3、一體化工藝示范工程
3.1工藝簡介
根據昆山市環保局對錦溪鎮水環境治理及新農村建設的具體要求,結合錦溪鎮人民政府的統一部署,為建設“生態錦溪”、“人居錦溪”,實施了水污染環境整治工程。2011年,昆山市錦溪污水處理廠與光大環保科技發展(北京)有限公司合作,實施昆山市錦溪鎮分散型污水處理示范工程,以實現錦溪鎮水環境整治效果。
文章由
貴陽污水處理網站原創如轉載請注明出處。www.pzbo.cn